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小柴胡顆粒等3種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據了解,此次轉換為非處方藥的3種藥品為小柴胡顆粒、高山紅景天口服液、眾生片。小柴胡顆粒有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的功效,用于外感病,如寒熱往來、食欲不振、心煩喜吐、口苦咽干;高山紅景天口服液用于氣陰兩虛、瘀血阻滯所致的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頭暈目眩等癥;眾生片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或慢性咽炎等癥。
國家藥監局還發布了相關藥品的品種名單及其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要求相關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在2024年6月5日前就修訂說明書事項向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并將說明書修訂的內容及時通知相關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等單位。
今年以來,已有近20種藥品由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包括柴黃口服液、阿膠膠囊、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氯雷他定顆粒、鹽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萘普生鈉片、甲硝唑氯己定洗劑(濃)、銀黃含化滴丸、熱炎寧合劑、眾生膠囊、銀黃含片、眠安寧合劑、景天祛斑片、杏荷止咳糖漿、抗病毒滴丸、對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等。
據介紹,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藥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如果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發現藥物的療效確證且不良反應及相關風險較低,企業可以進行“轉換為非處方藥”的申請變更。企業進行申請后,藥監等相關部門也會組織論證和審定來確定最終的結果。
專家提醒,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后,無需專業醫師開具處方,消費者或患者可自行購買服用,但為了保證用藥安全,患者在首次服用或長期服用過程中也應該在專業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