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臺區徐望鎮人大主席團緊扣全鎮鄉村振興、“三個年”活動等中心工作,著力抓好中心代表聯絡站和3個村級代表聯絡站建設。充分發揮人大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推動民生改善、助力改革發展的作用,念好建、管、用“三字經”,全力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以“三化建設”為重點,“建”好聯絡站
根據區人大安排,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鎮人大主席團積極開展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安排專項資金,對代表聯絡站進行提檔升級,保障常態化運行。做好規范化建設,使每個聯絡站達到有場所、有牌子、有設施、有組織“四有”標準,設計并統一懸掛代表聯絡站架構公示欄,提高辨識度。抓牢制度化建設,鎮人大主席團先后出臺完善《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規則》《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工作職責》《聯絡員工作職責》《群眾意見處理指導》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提升聯絡站整體履職保障水平。完善信息化建設,每個聯絡站均配備電子設備,精細化管理代表數據,集中統一完善臺賬資料,對收集意見建議辦理進行信息化管理。
以“四個活動”為抓手,“管”好聯絡站
人大主席團積極開展“進站進群聯戶入院”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效果?!斑M站”全覆蓋,將全鎮67名市、區、鎮人大代表分別編入中心聯絡站和村級聯絡站開展工作,讓代表們在各聯絡站“亮身份”,定期坐班接待選民,了解村情民意,截至7月底共接待群眾100余人次;“進群”察民情,組織駐站代表加入所在選區村務公開群14個,釋民惑、聽民聲、匯民智,在“手掌上”解決群眾困難;“聯戶”解民困,每位代表固定聯系10名群眾,通過了解訴求,聯系群眾600多戶,幫助解決困難10余件;“入院”解民憂,以“院壩會+”架起群眾連心橋,組織代表們在田間地頭、群眾院落召開院壩會,嘮家常、解民憂,把群眾關注關心、反映強烈的問題,現場討論提出意見建議,收集意見建議30余條,答復率、滿意率均為100%。
以“五項功能”為目標,“用”好聯絡站
打造“宣傳室”,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當好“宣傳員”,把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到千家萬戶。組織代表到村講黨課14次,積極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架起“連心橋”,把代表聯絡站建在臨街中心地帶,常態化開展“代表接待選民”活動,北區設有邵家灣聯絡站、南區設有鄧廟村聯絡站,上半年開展活動7次,就近打通聯系群眾綠色通道;打開“民意窗”,通過多種形式、各種渠道廣泛收集民聲、民意,加快辦理答復,提高辦理實效,廣泛征求代表、群眾對《漢中市漢江水質保護條例》和《漢中市電動車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意見建議,開通民意“直通車”;履行“監督崗”,上半年開展2次觀摩監督活動,通過體驗式調研、暗訪式檢查,收集建議20余條,全部轉相關部門辦理,一大批民生實事得到解決;開好“大課堂”,結合觀摩活動,采取現場教學、交流討論等形式,不斷提升代表素養和履職水平。
民生實事票決制,繪就幸福新圖景
為讓民生實事項目既順應民意、貼近實際,又兼顧鎮域經濟發展,鎮人大主席團通過網絡平臺線上征集、組織召開“兩委”會、黨員會、院壩會、代表選民見面會等各類形式,廣泛收集了解群眾急難愁盼訴求,提交鎮黨委集體研究后,由鎮人大主席團成員帶隊到各村向村民代表、選民廣泛征求意見,把選民呼聲較高的項目納入預選項目庫。共征集民生實事項目4大類65個,在6月15日鎮第三屆三次人代會上,票決確定鄧廟村八、九組道路水毀修復項目、利木村建設抽水站項目、余王村抗旱機井項目、三郊村通組道路硬化項目、豐河村四組道路硬化項目5個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大多數改造項目均已竣工,讓每名選民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民主過程就在身邊,也更加向往未來更美好的生活。